烘培至淺烘培(city)咖啡豆的失重比為13%--跟我這次烘的數據一致
目前肯亞咖啡的分級,係由小農合作社的溼處理(co-operative factory )或獨立莊園(estate)在溼處理完成日曬後,在仍是【帶殼豆】的情況運往乾處理廠做去殼、分級乃至拍賣的後續作業.
這 些咖啡在乾處理廠(dry miller)去殼後,會依豆體大小、外觀特徵與豆體密度區分為下列6個級數(有些處理廠會分到7個級數),分別是:AA(18目), AB(16目), PB, C(14目), TT (由PBs與Cs分出密度不同的)與T(由AAs與Abs分出密度不同的).
分出級數後,再以1到10的分 數,來作分類(classified),這些分類就是根據生豆外觀與顏色、杯測豆外觀、杯測口感這3大項來評分(raw bean, roast bean and cup quality ,that is ,taste in th cup)
,我們一般看到的AA FAQ後面的FAQ就是(fair average quality的縮寫,也就是屬中等分數),而AA代表合乎AA級數的大小與密度,至於AA+這些級數,係拍賣後由dealer與出口商由AA中再行分級出更大的目數標示.
肯亞拍賣制度跟衣索匹亞不同的地方是:dealer在拍賣前12天可收到sample目測、烘焙與杯測,相反的,衣索匹亞的dealer僅能根據品管中心的杯測說明與拍賣當天的生豆外觀加以判斷.
一般描述肯亞咖啡,一定會提到她漂亮的莓果酸、或柑橘風味、濃郁香氣與飽滿均衡的口感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位於東非的「肯亞」是咖啡主要生產國之一,全國約有六百多萬人口從事咖啡產業,多為小農和合作社的結合形態。肯亞的咖啡樹多栽種於海拔1400公尺-2000公尺,生長區域包含Ruiri, Thika、 Kirinyaga、 Mt. Kenya West、 Nyeri、 Kiambu 和 Muranga。以Mt.Kenya及Aberdare 的山麓為主。在肯亞有許多產區竭力保留原生森林生態系統,保護天然的基因庫,支持野生咖啡品種繁衍,孕育多樣的咖啡樹。1930年,由"Scott Laboratories"實驗室培育、命名的肯亞獨特品種SL28、SL34便是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下誕生。根據SL實驗室植物學家的說法,SL28、SL34為基因變種。其中,SL28擁有法國傳教士、摩卡、葉門鐵比卡的混合血統。當初培育SL28的目標,是希望能大量生產兼具高品質又可對抗病蟲害的咖啡豆。雖然後來SL28的產量不如預期的大量,但銅葉色以及蠶豆狀的豆子有著很棒的甜感、平衡感和複雜多變的風味,以及顯著的柑橘、烏梅特色。而SL34與SL28風味相似、除了複雜多變的酸質,和很棒的甜感結尾之外,口感較SL28重、濃郁,也更為乾淨。SL34擁有法國傳教士、波旁、以及更多的鐵比卡血統。豆貌和SL28類似,卻更能適應突如其來的大雨。也就是這兩個重要的品種帶領我們認識獨特的肯亞風格:強烈豐富的果酸、濃郁的口感和漂亮平衡感。
風味敘述:肯亞咖啡的特性為獨特的烏梅酒香口感,同時帶有黑醋栗般的尾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肯亞的豆子幾乎都是水洗處理的,
依照顆粒,外觀,質量等, 區分為七的等級
AA 大顆粒的生豆, 顆粒大于A(7.20MM網目)
C 顆粒小於B
E 巨大的象豆
TT 從各等級中被[吹]出來的質量較輕的豆子
T 顆粒細小, 破碎殘缺的瑕疵豆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