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位於今天臺北車站西北方,靠近淡水河濱一帶的大稻埕,起初因一大片曬穀廣場而得名,後繼艋舺而成為當時臺北城外新興市區。地理位置大致在建成區、延平區全部、大同區西南角一部份及城中區北門里。從清末到日治期間,大稻埕無論在經濟、社會或文化活動上,都有傲視全台的驚人發展及成長;這裡不僅是商業活動頻繁的高消費區,也是人文薈萃之地…
但大稻埕這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地名,其存在時間不超過半個世紀。1920年11月1日,日人實施臺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,廢除臺北廳直轄之艋舺、大稻埕、大龍峒三區,設臺北市,隸於臺北州。雖然被裁廢,大稻埕並不因此就成了歷史名詞,她依然留在臺灣人代代相傳的口碑與記憶當中。
今天順路過去
隨手拍了兩張..
水平歪了.....真是抱歉!
這家的包子真好吃
四神湯也入味
來一客吧!
全站熱搜